你看的论文中出了多少考点,带你开箱验证一下!|送新传四大刊21年论文合集
UU们大家好鸭~
转眼间,四大刊栏目已经陪大家走过了一年的光阴,
在这一年里,我们始终坚持为大家荐读四大刊每期的优质论文们,有过院校分读,有过导师分读,还有过小众选题分读,栏目的忠实“文友”群体也在慢慢扩大。初试结束后,更有不少同学在后台表达了定期看论文对自己的帮助。
经过考题汇总分析,结果显示,无数题目直接参考了去年导师们发表的论文,这就是胡师姐团队一直强调论文重要性的原因,请大家相信,你们的论文绝对不是白看的!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盘点一下2021年度那些“剧透考题”的论文吧~
指路四大刊栏目集合,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算出了考场,也千万不要忘记随时积累,时时进步哦!👇
❷ 人工智能、社交媒体、县级融媒体……新传四大刊第二期轻松看| 新传论文速递02
❸ 计算传播、具身传播、风险传播、慢媒介····新传四大刊第三期很多重点(文末有福利)|新传论文速递03
❹ 专题做不全?语料不丰富?思维扁平化?新一期新传四大刊来拯救你了| 新传论文速递04
❺ 社交媒介、报刊文化、新闻真实····你想看的这些新传四大刊第五期都有|新传论文速递05
❻ 建党百年、新闻软文、平台化社会、网络文化安全……新传四大刊又有哪些新看点?| 新传论文速递06
❼ 建党百年、具身传播、音乐传播、涉“性”隐私…热点与小众话题齐聚新传四大刊第七期|新传论文速递07
❽ 微媒技术?深度融合?新闻“内眷”?还不知道这些的抓紧来看新传四大刊 |新传论文速递08
❾ 倒计时二十九天看哪些论文,新传四大刊第九期分院校解读给你答案|新传论文速递09
01
关键词命题:5G
❸ 用媒介环境学派的相关理论阐释5G技术对新闻传播生态的影响及你对业态变革的评价。(2022安徽大学学硕815简答题)
01. 5G时代中国特色新大众传播的实践求证与理论问道
作者:曾静平 赵婉兵
来源:现代传播 2021.10
➤【内容摘要】新大众传播是伴随着中国主导的 5G 通讯技术、北斗导航技术等全方位发力突进并整合了新原始传播、电信传播、智能传播等中国特色传播理论与实践的新时代传播理论。原始传播“穿越”远古“串接”现代信息传递与交换,不断推陈出新,建构原始传播新元素新场景,勾画出益发清晰的新原始传播学说框架。融入电信通讯技术的短信传播、电子邮件传播、QQ 传播、微信传播等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电信传播的实践与理论总结,它们与智能传播等一道构成新大众传播理论。新大众传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求索者的智慧主张,体现着技术创新与理论创新的互通、互融、互鉴。
➤【关键词】5G ; 新大众传播; 新原始传播; 电信传播; 智能传播
02. 重构想象: 5G 时代的智能广告图景
作者:曾琼 朱文澜
来源:现代传播 2021.01
03. 论互联网平台公司的双重属性
作者:李良荣 辛艳艳
来源:新闻大学 2021.10
02
关键词命题:国家形象
01. 国家形象的维度及其互向异构性
作者:文春英 吴莹莹
来源:现代传播 2021.01
➤【内容摘要】与本质主义不同,从建构主义出发,国家形象不再是先于传播而存在的客观实在。相反,国家形象存在于主客体双方的互动关系之中,国家形象是一个结构化的、多维度的存在而非个体化的、单一维度的存在。因此,国家形象的认知差异不仅存在于国家之间,也存在于同一个国家内部,互向异构是其主要特征,国家形象的认知维度存在优先次序。在国家形象的众多维度中,文化维度在异构性上的表现最为突出。优质的产品、被人喜爱的文化和被尊敬的国民在通向正面国家形象的路径上优于政治、经济、外交等国家话语。这说明国家实力并不必然转化为国家形象,国家形象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媒体现象或国家实力的外显。
➤【关键词】国家形象; 国家实力; 互向异构性
02. 来华留学生短视频接受与中国国家形象认知
作者:舒笑梅 董传礼
来源:现代传播 2021.07
➤【内容摘要】传播媒介是树立国家形象的重要场所。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和全媒体格局逐渐完善的当下语境中,聚焦国内学界较少关注的来华留学生群体。从受众接受的角度,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整理国内高校 589 份来华留学生的有效反馈,同时结合对 YouTube 排名前十的中国自媒体博主的分析,重点研究作为跨文化实践者的来华留学生对短视频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理解、接受和建构,发现留学生的来华时长、观看短视频频次和不同媒体的短视频播放内容对留学生中国形象认知维度产生的交叉影响,建议短视频还需在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上作出改变,以为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提供借鉴,并为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和跨文化教育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短视频; 来华留学生; 国家形象; 国际传播; 形象认知
03. 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传播形态创新机制研究
作者:刘小燕 李静
来源:新闻大学 2021.06
➤【内容摘要】本文从“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治理时期”四个阶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形态演变的历史脉络及其创新机制。通过对不同时期对外传播形态的考察,认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传播形态呈现出“对外宣传——对外说明——对外传播——公共外交”的变迁路径。对外传播形态演变是多种复杂因素动态交织的结果,具体体现为:国内政治需要是中共对外传播形态变化的内驱动力;国际关系、国际局势演变是中共对外传播形态转变的外部牵引力;外宣理念的转变是中共对外传播形态转变的思想指引;媒介技术的发展是中共对外传播形态转变的物质基础。最后解析了在此多重因素作用下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形态演变与时代共振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形态;创新机制;时代;共振
03
关键词命题:智能传播
01. 智能媒体的概念、特征、发展阶段与未来走向: 一种媒介分析的视角
作者:罗自文 熊庾彤 马娅萌
来源:新闻与传播研究 2021.10
➤【内容摘要】文章从学术史的角度梳理了智能媒体的概念,进而基于比较的研究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智能媒体算法驱动、人机互动、自主进化的三大特征。从媒介形态演变的角度,基于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两个维度考量,智能媒体的发展阶段,类似于人类个体的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尚未发展到青春期和成人时期的成熟状态。智能媒体的核心是数据收集与算法处理,其中包含的价值判断需要多人协同处理,未来的智能媒体将从技术、符号和人机关系三条路径进行演化,高阶智能媒体将是一种超现实体验、个人信息机器助理、人机融合模式: 人脑阵列 + AI 算法。
➤【关键词】智能媒体媒介分析人工智能算法人机协同
02. 智能传播的“新社会能见度”控制: 要素、机制及其风险
作者:郭小平 潘陈青
来源:现代传播 2021.09
➤【内容摘要】人工智能深度嵌入传播实践,导致“社会能见度”控制的“算法转向”,并形成了以智能算法为技术中介、以平台媒体为核心控制主体和以流量思维为主要控制逻辑的“新社会能见度”控制。新“社会能见度”控制机制,主要体现为基于“算法价值”的能见度生产、基于“推荐机制”的能见度分配、基于平台可供性的能见度竞逐、“可见性劳动”成果的不确定性导致的算法规训等。“能见度”控制的“算法转向”,彰显了传播的智能化趋势,但也将引发多向度的社会风险。
➤【关键词】智能传播; 社会能见度; 平台媒体; 算法风险; 可见性劳动
03. 智能传播的认识论挑战
作者:陈卫星
来源:国际新闻界 2021.09
➤【内容摘要】针对以计算为基础的智能传播活动,我们提出的认识论反思,不是仅仅把这些活动当作客体性或直观性的形式,而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阐释由问题本身所引发的实践战略与策略,探讨其意义的解读和做的方式,从而展望一种新的认识论的方法论。本文力图从认识论的历史路径出发,提出如何区分认识主体和认知对象,回顾控制论的崛起所带来的传播范式的革命,从认知科学的视角叩问计算的层面和意识的边界,透过社会传播与机器意识的交叉辨析认识论的新平台,呼唤建设性的现实重构能力、信息评估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关键词】认识论、认知科学、控制论、智能、计算机
04
关键词命题:后真相
❶ 后真相时代新闻价值要素(2022华中师范大学专硕440简答题)
图片来源于Baidu
01. 后真相时代新闻的拟真化转向
作者:陈响园 刘鑫
来源:现代传播 2021.02
02. 理想与现实的差异:新闻从业者职业认知危机的现状及其影响效果研究
作者:王军 丁汉青
来源:新闻大学2021.03
➤【内容摘要】本研究新闻大学2021.03通过对319名新闻从业者的问卷调查,探究了新闻从业者群体的职业认知危机现状及其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当前新闻从业者在职业认知领域普遍存在着专业认同危机和自我认知危机,其中专业认同危机表现为:在媒体功能认同、职业行为规范认同和专业素养面向认同方面均出现“理想”与“现实”的差异;自我认知危机表现为职业价值认知和职业技能认知方面出现“理想”与“现实”差异。专业认同危机对情感认同和从业意愿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其中对从业意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情感认同的中介效应,即通过负面影响情感认同进而降低从业意愿;同样地,自我认知危机对情感认同和从业意愿也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其中对从业意愿的影响除了情感认同的中介效应外,更多地表现为直接效应,即自我认知危机的出现直接会导致从业意愿的下降。
➤【关键词】职业认知危机;专业认同危机;自我认知危机;情感认同;从业意愿
03. 迈向“实践”的理论路径:理解公共舆论中的情感表达
作者:袁光锋
来源:国际新闻界 2021.06
➤【内容摘要】“情感转向”改变了人们对于情感的理解,受益于此,公共领域、公共舆论等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地关注情感,但不少研究面临着“二元论”的困境,情感甚至被认为是个体的、内在的、不可分析的体验。本文聚焦于情感的表达层面,基于布尔迪厄的实践理论,提出一种研究情感表达的理论路径。情感表达依据特定的社会规则,并据此进行情感表达的管理。人们表达情感的话语也是遵从特定的社会意义脉络。情感表达也具有表演性。通过情感表演,个体不仅交流情感,还建构了某种权力关系。情感表达可以被视为布尔
迪厄意义上的实践活动,它有着自己的场域、资本和惯习。这一路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情感研究的二元论,为我们讨论公共舆论、公共空间中的情感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视角。
➤【关键词】情感;情感表达;公共舆论;情感管理
05
关键词命题:建设性新闻
❷ 建设性新闻和正面报道的异同。(2022安徽大学专硕440简答题)
❸ 怎么通过新闻报道增强对建设性新闻的监督。(2022重庆工商大学专硕334简答题)
图片来源于:sohu.
01. 作为常识的新闻:重回新闻研究的知识之维
作者:胡翼青 张婧妍
来源:国际新闻界 2021.08
➤【内容摘要】新闻是什么?当然取决于怎么理解它的属概念。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罗伯特·帕克开启将新闻作为一种知识型来讨论的先河,并将新闻看作是“相识的知识”。在进步主义时代的背景下,帕克将自己的新闻知识观建立在公众的日常生活互动实践中,并期待从新闻这种“相识的知识”出发,最终实现“大共同体”的重建。然而帕克对于新闻作为“相识的知识”的理解过于笼统,而且没有看到不同的媒介平台对新闻知识型的建构。新闻即使作为一种常识,也同样有着各种不同的知识型。在数字媒介的时代,平台让“地方性知识”和“社群性知识”“在手的新闻”和“上手的新闻”一同涌现在用户面前,为用户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多元知识社区,也重构了用户对知识的理解和对共同体的认同。用户在越来越认同自身的趣缘社群的同时,离大共同体的认同越来越遥远。
➤【关键词】新闻;常识;相识的知识;相知的知识;罗伯特·帕克
02.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张守信
来源:新闻大学 2021.02
➤【内容摘要】以“技术起点”为操作路径,国家顶层设计开启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工作,并成为各县域近年来地方工作的重点。但基层广电系统既有存量的复杂性,使用单一的技术要素作为逻辑起点,无法推进县域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有效融合,本研究通过“扎根理论”对81位基层广电管理者关于“县级融媒体中心”这一制度安排的观点资料开展分析,结合“互动过程分析系统”(IPA)的社会情绪分析,发现其中存在“情境要素”“关键驱动力”“限制条件”“生存策略”“心理结构与路径选择”五个关键影响因素,同时也存在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间的流动、对峙和平衡点的寻求,并据此讨论一条存量转化、情绪调和、创新驱动的“组织逻辑”路径的可能,这将为有关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实践提供新的视角与基本参照。
➤【关键词】县级融媒体中心;扎根理论;互动过程分析;情绪;影响因素
03. 时政新闻的可视化叙事: 途径、网络因素及融合探索
作者:刘冰
来源:现代传播 2021.06
➤【内容摘要】可视化使时政新闻呈现效果得以优化,有利于增强时政新闻的可受性和分享性。照片、图表、漫画、文字、视频甚至音频等媒介元素都是可视化呈现的工具,汉字视觉符号的处理、“噪音语法”的运用都是时政新闻可视化的操作途径。时政新闻可视化表达充分考虑网络因素,增强网感,提升趣味性,善于将音乐短片、动漫、绘画等艺术形式运用到新闻生产中。视觉逻辑不能取代新闻逻辑,艺术规范与新闻规范相互碰撞并走向融合,共同致力于时政新闻可视化生产。
➤【关键词】时政新闻; 可视化叙事; 艺术规范; 新闻规范; 媒介融合
step1:复制如下口令
四大刊
step2:发送到公众号后台
即可免费领取
「2021全年论文包」啦!!
点击阅读原文说出你的考研困惑